BIA Melbourne -智祥
礼敬生命
加入佛法的学习队列后,最庆幸的改变就是“放下了心里的屠刀”。写一篇《礼敬生命》,愿天下所有有情众生皆得安康。
———写在前面的话
古人有这么一句话,“见其生,不忍见其死”。
在不知不觉之中,已远离满嘴血肉的饕餮久矣。感念上苍有好生之德,的确万物皆有其生存的权利。
我并不是一个极端盲目的素食主义者,但我从心底不能苟同为了口腹之欲而去剥夺生命的行为。您也许会问,植物难道就没有生命?有,但是植物没有六识,不会现量感知到痛苦。而动物被残忍地杀害的时候会有剧烈的疼痛,因此会怨恨、恐惧,继而抗拒、逃跑,最终流恋生命、怀恨闭眼,这些觉受与人无异。将心比心,我再也不愿做那个强食者。
陶公,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,享受这种远离人烟的惬意是年少时一大心愿。遥想当年,祖先们披荆斩棘,为了族群的生存延续而捕猎充饥,对世界文明发源处的这些先祖们,表示崇高的敬意!时过境迁,现如今,物质生活富足,我们完全可以随心来选择鲜果蔬谷填饱肚子,又何必非要高举屠刀呢?!
陆游先生的一首诗:“血肉淋漓味足珍, 一般痛苦怨难伸, 设身处地扪心想, 谁肯将刀割自身。”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。换位思考一下,人动手术时,纵然打麻醉针却还会感受一些苦痛。可是多少动物生禽却是活生生地被割杀,剥皮,割喉...痛不欲生。作为人,我们情何以堪!于心何忍呢!我们煎、煮、炒、炸只为口腹之欲,扪心自问,我们真的缺了这血肉活不下去了吗?生灵凄惨的哀鸣声声入耳,恻隐之人如何还能咽得下它们的尸体呢?暗思忖,人类的生老病痛应该远远不及于活生生被宰杀来得更痛苦吧?然而我们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小病小恙大呼小叫,求神拜佛的时候,我们何曾对其他生灵有过一丝一毫的怜悯。
孟子曾经说过:“无恻隐之心,非人也。无羞耻之心,非人也。”同样是血肉之躯,凭什么人就是尊贵的,而动物就是下贱的、可以任人宰割的?面对那些失去抵抗能力的可怜的动物,我们非但没有恻隐之心,甚至给自己找了一大堆的欺凌它们、杀它们的理由,难道我们不感到羞耻吗?
智慧的佛陀在浩瀚的经典中告诉我们,有人生来快乐常随,而有人则痛苦相伴;。众生各自显现不同的果报,兽类的果报更是复杂和可怜。鱼虾鸟兽生禽的痛苦,人类是根本没有办法体会的。倘若只想着买卖它们的利益,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它们的身上,我们于心何忍?
世间人生病时,愚痴地认为杀鸡宰羊祭祀鬼神可以增福延寿、吃肉可以补身、甚至有人相信动物的寿命可以“吃”到自己身上。然而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造恶业必生恶果:这等杀命断寿的种子,怎么能长出长寿的果子呢?自然规律一样如此这般,我们减了别人的寿的“作用力”,自己也一定会感得短命的“反作用力”。然而愚痴的人并不懂得这些道理,正如寂天菩萨在《入菩萨行论》中所说:“众生欲除苦,反行痛苦因, 愚人虽求乐,毁乐如灭仇。”
此生数十载,我发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,从我的口中救赎也许只是廖若星辰的众生。而在茫茫人海中,我一个人茹素也许不会阻止杀戮,也许不会减少无量无数生灵的痛苦,但我愿意做那云中的一滴水,无碍的漂浮在九天之上,只待到兄弟姐妹众多之时,落下成雨,滋润大地!愿我命终归西,不求有功,也不要背负着累累血债!